第(2/3)页 刘辩:…… “你是没话说了吗?”刘辩蹙眉问道。 盖勋竟然点了点头,“除了说曹氏之外,臣的确并未发现陛下用错了什么人。” “还有一件可说可不说的,便是像丁宫这样,早就习惯了当闲臣,像侃家常一般信口随谈国事,早已失去了进取之心的庸臣。他们出身良好,家境庞大,虽身在混乱年月,可心无大志。” “即便是在太平盛世,这些人都是徒有虚名的不入流之臣。更何况天下百废待兴,陛下锐意进取,这些臣子只会成为了陛下和朝廷的绊脚石。” “陛下踢了不少,可在臣看来踢得不够用力。” 盖勋这番话,直接说到了刘辩的心病上。 他说道:“三公联名举荐,他们本身也挑不出大错,朕还能如何?” 刘辩早就给丁宫准备好了刀斧,可皇甫嵩都站出来求情,他能因为丁宫说话如放屁就直接杀人?杀不成! 甚至很多时候,像这样的臣子,罢免都罢免不彻底。 今天他罢免,明日朝中哪里有空缺,这些人依旧会被尚书台列在表上,被三公惦记。 许劭的月旦评没张罗之前,大汉朝一直就重视贤名,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则。 不用在天下有贤良之名的人,他们就不会用人了。 大考取缔了从民间举荐,可暂时还拦不住三公从旧臣里面拔人。 “臣以丁宫为例,陛下应该杀了他,以震慑朝中那些不作为,却喜欢指手画脚的臣子。”盖勋说道。 他说着话,但一点也没耽误吃东西。 小片刻的功夫,手边已经堆了一堆的骨头。 刘辩的脸色稍微有些黑,他盯着盖勋幽幽说道:“若朕没有记错,你似乎也求情了吧?” 盖勋点头,“臣应该求情,可陛下也应该杀人。” 刘辩缓缓放下了筷子,好家伙,好人坏人你都想当是吧? “陛下对世家一贯是打压的姿态,而朝中那些不作为的臣子大多出身世家。若臣和公卿都站在陛下这一边,因为他们的胡言乱语就建言打杀,则过了。尤其是三公,应该站在居中的位置,调和陛下和臣子的关系。”盖勋解释道。 “陛下杀人,臣等保人,总好过陛下因为忌惮他们的名望而不敢杀人?前者损失陛下您的威严,后者成全陛下的威严。” 刘辩的肠子渐渐青了…… 这怎么说呢,智者千虑必有一失? 这可真的是个错误! 眼前的锅子冒着腾腾的热气,可刘辩瞬间没有了任何胃口。 “盖元固,你这个马后炮放的倒是挺响。”刘辩闷声骂道。 盖勋忽然放下筷子,胡乱抹了把嘴,跪了下来。 刘辩以为盖勋是要告罪,结果盖勋高声喊道:“陛下,臣弹劾庶人丁宫。臣亲眼目睹,丁宫在被罢免之后,高声辱骂陛下,言语肮脏,无法入耳。” “此人欺君罔上,目无君王,当诛!” 刘辩:??? 好你个老小子,这刀差点没拿稳。 “秦安,还不去拿人?”刘辩喝道。 “唯!” 秦安出现在外间,领命往外走的时候,内心直突突。 这个丁宫,看来命中注定得死啊。 第(2/3)页